PG电子

人民币利率表PG电子APP

2025-08-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永久网址:363050.com],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app,pg电子外挂,pg电子接口,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欢迎注册体验!一九九七年,用以编制资金流量表的国际收支方面的基础数据在部门分类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据此,资金流量表在金融交易的设置方面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具体体现在:外汇存款和外汇贷款的口径有所变化;取消了过去的国际资本往来及其项下的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等交易项目,增加了国外的直接投资和其他对外债权债务等两个交易项目。有关一九九七年以前的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指标口径的定义见一九九七年中国人民银行年报。

  资金流量金融账户①用矩阵账户的表现形式,反映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之间,以及国内与国外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金融交易的流量。该账户将国民经济所有的机构单位区分为五大机构部门:住户、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国外,并列在矩阵账户的宾栏;将发生在这五大机构部门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按交易发生时所采用的金融工具的形式进行分类,列在矩阵账户的主栏;采用复式记账法,按应收应付原则,以交易价格记录所有金融交易流量的价值;在每一机构部门下,设来源与运用,反映各机构部门在各种金融资产与负债上的变化。

  住户部门由城镇住户和农村住户构成。其中,含个体经营户。该部门主要从事最终消费活动及以自我使用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从事少量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活动。

  非金融企业部门由所有从事非金融生产活动,并以盈利为目的的常住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单位组成。

  政府部门由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保险基金以及社保理事会组成。该部门为公共和个人消费提供非盈利性产出,并承担对国民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职责。

  金融部门②由中央银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组成。该部门提供含保险在内的金融服务。

  存款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有存款,具体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住户储蓄存款、财政存款、外汇存款和其他存款。

  贷款金融机构向非金融部门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所有贷款,具体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财政贷款、外汇贷款和其他贷款。

  债券以票据形式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付息和一定期限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证书。包括国债、金融债券、中央银行债券、企业债券等。

  股票⑤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为筹集公司资本所发行的、用以证明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保险准备金指对人寿保险准备金和养恤基金的净权益、保险费预付款和未结索赔准备金。

  其他对外债权债务除储备资产和外汇存贷款以外的全部国内与国外间的债权债务。

  国际储备资产包括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对基金信贷的使用等。

  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⑥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过程中,由于资料不完整、统计时间、统计口径、统计分类和计价标准不一致,以及不同币种间的换算差额等原因而形成的误差与遗漏。

  ⑥由于无法区分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比例,目前的做法是将国际收支的全部误差与遗漏都放入资金流量金融账户中。

  2002年,中国继续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世界经济恢复缓慢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达到了8%的高速增长。2002年中国资金流动的增长趋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主要特点为:当年全社会资金流动规模上升较快,金融市场上以贷款融资为主的投融资活动较为活跃;国内各非金融机构部门,尤其是企业部门的融资数量显著上升,住户部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负债部门,政府部门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业是推动金融市场融资活动最主要的部门,资本市场的作用持续下降;储备资产的快速增长导致国外净利用中国资金的规模不断上升。

  2002年,中国资金流量为73 869亿元,比上年增加25 078亿元,增长速度为51.4%。从金融活动的主体看,金融部门、国内非金融部门(包括住户、非金融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的资金流量规模分别增长11 698亿元、10 140亿元和3 240亿元,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从当年发生的金融交易看,增长较快的有:新增存款比上年多增8 753亿元,新增贷款比上年多增8 274亿元,新增证券比上年多增2 872亿元(其中1 488亿元为新增中央银行债),新增储备资产比上年多增2 333亿元,新增保险准备金比上年多增1 415亿元。

  历史数据表明,全社会资金流量的增长与GDP的增长趋势是一致的(见图12)。 2002年全社会资金流量的增长明显进入快速上升阶段,这表明经济增长也步入了上升期。

  2002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非金融企业和政府)的融资总量为30 517亿元,比上年增加10 140亿元,增长49.8%;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与当年名义GDP的比率为0.30(见图13),比上年高0.09,达到1996年的水平。从绝对水平和相对规模看,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当年的融资活动非常活跃。

  2. 非金融企业融资量占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量68%;住户和政府部门的融资规模相当,比例各为17%和16%,住户成为重要的融资部门

  2002年国内非金融部门的部门融资结构表现为:住户部门融资5 074亿元,比上年增加1 568亿元,占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量的17%,与上年持平,融资量超过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融资20 647亿元,比上年增加6 845亿元,占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量的68%,与上年持平;政府部门融资4 796亿元,比上年增加1 728亿元,占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量的16%,与上年占比基本一致(见表11)。

  2002年,非金融机构部门在金融市场上融资工具主要有:贷款、债券(含国债和企业债)、股票、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以及与国外发生的其他负债。当年非金融机构部门的新增贷款为19 627亿元,较上年增加6 583亿元,占融资总量的66%,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债券融资4 051亿元,占融资总量的14%,与上年基本持平;股票融资962亿元,占融资总量的3%,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通过直接投资等从国外融资4 324亿元,占融资总量的14%,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2002年贷款融资比重持续上升,回复到1996年的水平,股票融资比重是1997年以来最低的水平,引进外资比重是1992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中央银行资金运用和来源大幅增加。2002年中央银行新增资金运用5 802亿元,比上年增加2 683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新增储备资产比上年增加2 333亿元。2002年中央银行新增资金来源4 990亿元,比上年增加2 226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银行债增加1 488亿元。

  存款货币机构新增存、贷款增加幅度较大。2002年存款货币机构新增资金运用29 108亿元,比上年增加11 787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当年新增贷款(本外币并账)20 332亿元,比上年增加8 526亿元; 新增债券5 218亿元,比上年增加279亿元。2002年存款货币机构新增资金来源29 092亿元,比上年增加9 091亿元,原因是新增存款比上年增加 8 566亿元。

  2002年中国资金净流出到国外的规模为2 928亿元。主要原因是:第一,当年新增国际储备为6 250亿元,比上年多增加2 333亿元;第二,当年新增对国外净贷款 789亿元;笫三,当年中国国内新增的其他对外净债权(主要包括贸易信贷等)412亿元。

  当年国外资金流入国内的主要渠道有:2002年国外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量为4 081亿元,比上年增加420亿元;国外通过B股和其他境外股票市场,对中国的股票投资增量为18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亿元;通过不明交易流入国内的资金达550亿元(反映在国际收支的错误与遗漏项下),这些交易的发生与人民币汇率预期上升有关。

  2002年,住户部门仍是全社会资金盈余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是全社会的部门。各部门通过金融市场相互融通资金,其资金流动的特点如下。

  2002年,住户部门的净金融投资为14 647亿元,比2001年增加4 035亿元(净金融投资即是总储蓄与总投资的差额,也是各部门当年新增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反映一个部门的资金盈余或短缺状况。净金融投资为正,表明资金盈余;反之,则为)。住户部门净金融投资与名义GDP的比率为0.14(见图14),与上两年相比,盈余程度重又提高。尽管2002年住户部门在住房、购车、教育等方面的贷款增加较快,但由于其新增金融资产,尤其是储蓄存款的增加也很快,导致住户部门净金融投资上升。

  2002年,住户部门的资金运用增加较快。其中,新增存款为14 251亿元,比上年增加4 729亿元,增长显著;新增股票投资636亿元(按发行价计),比2001年减少508亿元,股票在住户部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下降。

  2002年住户部门新增贷款为5 074亿元,比上年增加1 567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为3 525亿元,比2001年多增963亿元;新增短期贷款1 549亿元,较上年增加606亿元。住户部门新增贷款的快速增长,使得住户部门已经成为一个负债显著的部门。反映出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在刺激住户部门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2002年非金融企业的资金净融入量为10 450亿元,比2001年增加4 725亿元。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与名义GDP的比率为- 0.10(见图15),接近1998年的水平,表明企业投资活跃。企业部门投资活动越活跃,该比率在零水平线以下越远(负值越大);企业部门投资活动越低迷,该比率越从零水平线以下靠近零水平线(负值越小);如果企业部门的投资进入萧条状态,该比率会上升到零水平线以上(成为正值),表明企业投资活动近于停顿,在金融市场上由一个资金净融入部门变为资金净融出部门。

  2002年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来源总量为20 647亿元,比2001年增加6 845亿元。其中,新增贷款为14 486亿元,占非金融企业部门资金来源的70.2%,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利用股票市场筹资962亿元,占全部资金来源的4.7%,总量比上年减少290亿元,占比降低4.3个百分点。企业债券325亿元,比上年增加178亿元,占比为0.9%。

  2002年非金融企业部门引进直接投资及新增其他对外债务达4 324亿元,比上年增加885亿元,占全部资金来源的21%,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

  2002年非金融企业的资金运用总量为10 197亿元,比上年增加2 120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新增存款10 738亿元,比上年增加3 642亿元;企业其他资金运用减少541亿元,比上年下降1 522亿元。

  2002年,政府部门资金净融入1 752亿元,比2001年增加683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比上年增加1 092亿元,国债发行的力度比2001年增强。

  2002年,中国国际储备资产新增6 250亿元,比上年多增加2 333亿元。国外净运用中国资金2 928亿元,比上年增加1 492亿元。是1992年以来中国新增储备资产和国外净运用中国资金最多的一年(见图16)。资金流量表数据表明,1994年以来,国外一直在净利用中国资金,累计数量为13 599亿元。

  从资金流量反映的趋势和结构看,2002年中国全社会资金流动规模上升较快,金融市场上投融资活动较为活跃;国内各非金融机构部门,尤其是企业部门融资数量显著上升,住户部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负债部门,政府部门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业是推动金融市场融资活动最主要的部门,资本市场的作用持续下降;由于储备资产的快速增长,国外净利用中国的资金规模不断上升。2002年全社会资金流动情况表明,市场上资金规模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协调的,但是,在资金流量规模增长较快的同时,资金使用效率下降,贷款融资比重过高。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