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PG电子下载報告:貿易金融發展整體向好銀行業仍需關注多重風險
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發佈的《中國貿易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24—2025)》(以下稱《報告》)稱,在堅實的發展基礎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援下,銀行業貿易金融業務整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而在貿易金融發展整體向好的背景下,銀行業仍需關注多重風險挑戰。
據悉,這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第九年發佈貿易金融行業發展報告。《報告》由中國銀行業協會貿易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牽頭,國家開發銀行等16家常務委員會成員共同參與撰寫。
《報告》稱,據中國銀行業協會貿易金融專業委員會不完全統計,2024年銀行業國際結算量12.75萬億美元,國內信用證結算量3.6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分別增長10.35%和17.89%,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量4884.75億美元,較上一年小幅回落,而國內貿易融資業務量4.66萬億元,同比增長16.35%,凸顯國內大迴圈帶動市場需求持續釋放。
此外,國際保理業務量133.18億美元,近三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國內保理業務量突破4萬億元,同比增長17.03%,仍是銀行業保理業務的主要增長點。
對於銀行業需要關注的風險挑戰,《報告》稱,一是貿易金融領域國別及主權信用風險傳導效應凸顯,全球主權債務違約率攀升,美國關稅政策波動、非洲主權債務危機及區域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對跨境貿易結算與融資安全形成考驗。
二是貿易融資線上化發展伴生新的風險,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運用可能存在數據安全漏洞、隱私洩露及AI模型有效性等問題,對貿易金融應用場景的數據安全評估與審查構成新挑戰。
三是跨境貿易金融外匯合規風險防控壓力增大,外匯展業改革壓實銀行跨境資金“第一道防線”的風險防範責任,對銀行外匯風險識別能力、數字化能力和合規內控力度提出更高要求。
四是跨境貿易金融經濟制裁合規風險提升,國際制裁形勢呈現複雜化、多邊化趨勢,銀行貿易金融反洗錢和制裁合規風險應對壓力進一步凸顯。
《報告》稱,面對機遇與挑戰,銀行業要堅持守正創新,以創新為驅動、以風控為底線,不斷探索貿易金融高品質發展路徑。貿易金融作為貫穿貿易鏈産業鏈全過程、打通境內外資本市場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應立足國家發展戰略,在穩外貿、保産業鏈穩定、支援企業出海、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展望未來,《報告》表示,在全球産業鏈加速重構、數字技術深度滲透實體經濟的時代背景下,銀行業貿易金融將沿著“産業深耕+技術賦能”路徑持續升級,不斷完善專業化服務體系、強化風險防控能力、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為中國貿易強國建設與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注入持久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