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PG电子APP陈学彬:抓住有利契机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换

2025-10-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永久网址:363050.com],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app,pg电子外挂,pg电子接口,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欢迎注册体验!

PG电子APP陈学彬:抓住有利契机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换

  陈学彬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经济对策论研究会副理事长。

  据2009年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世界经济正面临严重下滑,2009年全球增长按购买力平价衡量将下降至0.5%,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不过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全球经济走势可能没有预测的那么悲观。”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世界各国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地采取各项措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因此,我相信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不会重演。”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美国次贷危机。”陈学彬指出,“美国过松的放贷和过快的信用扩张,是直接诱因。”

  陈学彬认为,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2007年危机初步暴露;2008年危机急剧扩散;2008年到2009年,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一般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都会引起货币贬值,而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美元却没有贬值,反而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这就致使金融危机迅速扩张到全世界。”

  “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陈学彬分析指出,这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较低,金融机构对外投资较少,金融衍生品和财务杠杆使用率较低。但与此同时,陈学彬认为:“由危机恐慌带来的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则相对较大。”

  另外,陈学彬指出,由于我国实体经济对外开放度和依存度较高,美国和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升值的影响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综合影响,使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较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6%。“虽然中国经济仍然在增长,但大幅下降的增长率其实对经济发展也很有影响。”

  相对而言,我国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大。陈学彬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拉动,即投资、消费、出口。当出口在GDP的贡献中占据比例太高的话,其经济增长模式就被称之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有利有弊。”陈学彬说,优点是有利于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和资源,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更快地融入国际市场。这种模式也成为许多中小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可以看到,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沿海优先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内陆地区的发展。

  第一,对国际市场形成过多的依赖,包括原材料的依赖,我们需要高价进口大量的能源、矿石等等;以及需要大量产品市场的承接,占世界1/4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很难依靠世界其他3/4人口的消费来解决,随之带来很多世界贸易摩擦,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很大。

  第二,低价的出口使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品加工,污染环境、消耗能源;同时,低价劳动力只能维持简单生产,生活水平、子女受教育程度很难提高。

  第三,挤压国内消费和内需产业发展。大量的产品出口,一方面,对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如果说美国的高消费要调整的话,那么中国的高储蓄就更无法维持高出口率。”

  第四,我们用大量出口赚来的外汇去购买美国的国债或其他国外资产,美元的大幅度贬值将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遭受巨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危机的挑战?陈学彬表示:“调整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刻不容缓。”

  在金融体系方面,我国采取了稳定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监管等措施;在实体经济方面,我国迅速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更重要的是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主导型,从资源消耗型转向资源节约型,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于2008年底迅速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总体来看,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更多的是短期的扩大内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主要是从产业供给方面进行调整,使之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国内的需求。

  然而,在陈学彬看来,要使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换,启动内需的着力点必须放在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

  陈学彬认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不快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落后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居民后顾之忧未能解决,推动预防性储蓄上升,使潜在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实际需求。

  因此,陈学彬指出:“要真正有效地启动内需,不仅需要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更需要切实有效地增加居民最终消费需求。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教育、医保、社保的公共投入。降低居民的后顾之忧,对于启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陈学彬强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真正目的。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点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统计显示,中国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落后15年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30年以上,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教育经费近年来增长较快,但占GDP比重仍低。”陈学彬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05年世界政府教育经费占GDP的平均比例是4.9%。早在1993年,我国就提出,到2000年政府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但这一目标直到2007年都没有实现。”

  陈学彬对此表示遗憾,他说:“以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但现在财政收入大大提高,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已经具备条件。此外,国家还应该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社会资金对教育事业的捐助和投入。”

  陈学彬还建议应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总人口一半以上,收入水平偏低,制约其消费需求。陈学彬认为,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对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吃、穿、住、行反映了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陈学彬认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吃、穿问题已基本解决,住、行方面的改善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应多管齐下,提高城乡居民的住房水平。”陈学彬表示,“目前制约城乡居民住房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就是房价、地价过高。解决办法应该多管齐下,政府少收一点土地转让费、税,房地产企业让一点利润,有支付能力的居民个人出一点钱买商品房,贫困家庭则通过安居工程来解决住房问题。增加居民住房面积,对于拉动内需,促进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陈学彬强调,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此次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凸现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紧迫性,同时也为我国加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提供了有利契机。我国应该及时地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为今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高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