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PG电子APP上海银行接待8家机构调研包括中银证券、宝盈基金、太平基金等
公告显示,上海银行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办公室、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员。调研接待地点为上银金融大厦会议室。
据了解,上海银行在2025年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特别是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实体经济和民生行业。业务领域上,将重点支持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及先进制造业等转型领域信贷投放。在分红政策方面,上海银行自2016年末上市以来已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450亿元,是IPO融资规模的4倍多,且自2024年以来进一步提高了现金分红比例和频次,未来将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零售存款拓展方面,上海银行将深化客户经营,提高代发、养老获客能级,提升线上经营效率与贡献度,同时加强存款付息成本管理,积极拓展低成本存款,并结合市场利率变化动态调整存款定价策略。
据了解,上海银行在科技型企业贷款方面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9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583.5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85%。上海银行将利用其区域优势,深耕区域,深拓渠道,升级服务,特别是在长三角及辖区内重点城市,深入拓展省、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提高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据了解,上海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将聚焦高科技、小微等民营企业,快速响应需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具体举措包括依托重点园区、重点赛道,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激发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拓展普惠产品线;提升外贸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持续完善中小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和能级,为“走出去”“引进来”企业提供跨境综合金融服务。
2025年,我行将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深化服务区域重大改革与重点项目支持力度。行业方面,主要投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实体经济和促民生行业。业务领域方面,重点支持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及先进制造业等转型领域信贷投放。
我行高度重视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2016年末上市以来,已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50多亿元,是IPO融资规模的4倍多。2024年以来,我行进一步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和频次,2023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从上一年度的26.75%提高到30.06%;2024年度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金额占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67%。未来我行将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2025年,我行持续深化客户经营,提高代发、养老获客能级,提升线上经营效率与贡献度,实现结构优化基础上的规模增长。加强存款付息成本管理、积极拓展低成本存款、推动长期限存款向中短期转化,并结合市场利率变化动态调整存款定价策略,推动降低存款付息率。
2024年9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583.5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85%,我行在“2024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企业”中服务企业覆盖近六成。
我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具有较好的区域禀赋,一是总行位于上海,目前上海正在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二是经营机构所在地深圳、杭州、苏州等均是全国科技创新的高地,我行将充分利用前述良好区域优势。从打法上看,在2024年“聚焦园区、聚焦行业”的基础上,2025年将进一步升级,一是深耕区域,立足长三角及辖区内重点城市,深入拓展省、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深耕辖区内产业,提高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二是深拓渠道,围绕科技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链条,深入对接投资机构、园区、孵化器、高校院所,拓展客群来源;三是升级服务,更加注重资本市场、并购、资产证券化等投贷联动机会。
我行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高科技、小微等民营企业,快速响应需求,以优质金融服务为民营企业添活力、挖潜力、释张力,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高科技民营企业,依托重点园区、重点赛道,资金支持与金融赋能双管齐下,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激发创新活力;二是聚焦小微企业,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拓展普惠产品线,挖掘普惠小微发展潜力;三是提升外贸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持续完善中小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和能级,为“走出去”“引进来”企业提供跨境综合金融服务。